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经济内循环与外循环的结合与对接区,建设好大湾区,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内外双循环良性互动,发挥大湾区在市场、机制、创新、科技、人才等方面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能动作用,积极迎接挑战。
国内经济循环为主、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将成为大湾区持久面对的发展态势
当前,疫情带来的世界政治经贸版图重构使中国发展之路荆棘丛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分别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9%和5.2%。加快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倒逼我国从疫情冲击下的“被动型”防御策略转向政策驱动下的“主动型”攻守兼备的发展策略。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
广东历经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发展积淀,通过“前店后厂”“三来一补”“来料加工”“转口贸易”等模式参与全球分工和经济大循环,并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提高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逐步成长为世界工厂与产业集群高地。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国内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聚集地和规模广阔、需求多样的重要消费市场。粤港澳大湾区也是中国经济内循环与外循环的制度、规则、市场结合的对接区,大湾区建设非常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内外双循环良性互动,其建设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发展。把大湾区建设好,可以梯度带动中国区域发展,还可以与中国经济的外循环系统形成良性互动。大湾区庞大的人口基数、广阔的内需潜力、完整的产业链条、完备的基础设施以及充足的政策空间,使我们有条件更好地迎接严峻的外部挑战。
粤港澳大湾区可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有力支撑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国内经济循环与国外经济循环互促发展的良好基础,其本身具有的开放经济结构为双循环提供广阔空间,并有效降低内外对接的制度性摩擦成本。
强化“国内大循环”,可有效防风险和补短板,保障极端情况下国内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运行,其着力点在于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确保供应链安全,也保障企业产品销得出,同时最大限度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双循环”互促,也利于粤港澳大湾区抢抓第四次产业革命带来的新基建、新投资、新就业、新消费的经济发展机遇。新基建为第四次产业革命构建基础设施,包括构建各种类型智能终端、构建5G等通信基础设施,构建城市大脑、行业大脑、国家大脑、数据存储中心、超级计算设施等智能中枢设施。这些领域都是大湾区的优势领域,发展好优势和领先产业对于国家发展意义重大,也能够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经济重要引擎的功能。同时,内循环的稳定有利于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参与外循环的竞争力,有利于保持经济开放性与创新力。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点领域
以国内经济循环为主,绝不意味着中国与世界隔离闭关运作,“双循环”是在复杂国际环境下使国内经济循环自我革新、将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的过程,也是迎接更高水平和能级开放的战略准备过程。国内经济大循环成为稳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大湾区要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走在全国前列,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势,使国内和国际市场更联通,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是进一步探索大湾区“双循环”相互促进所需要的制度创新。有效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方面面的规则对接,包括法律规则对接和制度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劳动力流动、教育和医疗、商事制度、科创合作、专业资格互认、标准衔接等资源的融合与共享等。加快广深双核联动发展,携手共建“改革创新协同发展示范区”,推动制度创新共建、共享,促进协同联动发展,积极推动深莞惠联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广佛“极点带动”、广清一体化,更好地带动周边城市发展。
二是进一步升级国内国际双循环业态发展模式。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贸易产品结构、区域结构与贸易形态带来的影响将长期存在,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对外经济与贸易的主力军,必须高度关注疫情发生后大湾区对外贸易的产品与区域结构的变化,尤其关注内地货源产品占比与对外贸易各国比重的变化,加强物流路径、产品创新方向、国际营销网络方面建设。加快贸易数字化和数字贸易发展,着力化解跨境电商存在的许多深层次障碍。增强应对全球贸易格局变化与规则重塑窗口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进外贸竞争优势从以传统价格优势为主,向以技术、标准、质量、品牌、服务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
三是积极应对国际产业链断裂风险对“双循环”带来的挑战。广东应继续发挥产业集群内部所涵盖的分工经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集聚经济优势,进一步降低产业链的生产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扬长避短,点、线、面全面发力,以产业链带动企业和集群,全面提高大湾区产业链全球竞争力。以开放“补链”,建立更加广阔安全的市场空间。坚持补短板锻长板,激活大湾区产业增长潜力,在电子信息领域尤其是集成电路领域、5G领域、高端装备领域,形成核心主导、全球资源、本土智慧的开放式发展战略。
四是补齐国内国际双循环所需要的发展环境短板。补齐软基础设施短板,包括环保、公共卫生、养老健康、教育、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等。大大提升大湾区“双循环”的软实力和竞争力,加快湾区经济由传统形态向服务经济、创新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资源要素加速流动,尤其是加快促进粤港澳创新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步伐。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财政金融研究所所长、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
1减少自助餐浪费别忘管好后厨 通过少量多次的方式来准备食物
-
2六成白领遭遇过职场PUA 关系落差忽视平等
-
32020年5月1日新规将实施 加大违法行为惩戒力度
-
4退役军人待遇最新政策目录清单 待遇政策越来越完善
-
5从走街串巷回收废品到进入社区分拣垃圾 走近垃圾分类指导员的日常
-
6韩国520所学校停课 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和聚会
-
7中国民航稳健恢复 8月国内航空客运共完成4535.1万人次
-
82020年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 增速较7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
-
9蘑菇街回应裁员 优化掉部分非强相关业务
-
10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在河北固安设置跨省城市航站楼 直线距离约1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