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9月19日在“2020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年会”上透露,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绿色信贷余额已经超过11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绿色债券的存量规模1.2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今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还积极发行了抗疫主题绿色债券,为推动我国绿色复苏发挥了积极作用。”
陈雨露表示,2017年以来,国务院批准的“六省九地”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以湖州为代表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取得了一系列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有力支持了地方绿色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不仅提升了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业务水平,还带动了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加快绿色化改造,促进了绿色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截至今年上半年,各试验区绿色贷款余额超过2000亿元,占试验区全部贷款余额的12.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两个百分点。绿色债券余额近1200亿元,同比增长83%,试验区绿色项目库入库项目总数2200多个,绿色项目累计投资超过1.87万亿元。”陈雨露介绍,我国多项绿色金融标准的试行,在试验区改革发展中也发挥了突出作用。
陈雨露还介绍了中国积极参与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的情况。他表示,绿色金融已经成为中国金融外交的新亮点,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当下,绿色金融有望成为我国继续深化金融对外开放,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复苏方面,陈雨露表示,当前绿色复苏是各国疫情后经济复苏的优先选项,在支持绿色复苏方面,绿色金融一定大有可为。人民银行将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继续推动绿色金融更好地服务中国经济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具体而言,要建立和完善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体制机制。在“十四五”时期,将进一步针对绿色金融发展,做出更加系统性的制度安排,继续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立针对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业绩评价体系,丰富绿色金融支持政策工具箱,协调出台、重点支持绿色投融资的激励措施,强化金融机构开展环境信息披露的能力和水平,支持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持续深化,在更多地区积极推广已经取得的改革经验。
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气候和环境风险的识别、分析和管理。气候变化和环境因素带来的风险具有长期性和不确定性,并可能通过多个渠道演化为金融风险,金融机构应该高度关注此类长期风险,加强对相关方法的前瞻性研判,并积极采取措施,防范环境与气候风险演化为金融机构风险和系统性风险。要开展绿色金融领域国际合作,坚持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为原则,发挥好中国在绿色金融市场规模巨大、政策体系相对健全等优势。
记者 黄紫豪
-
1减少自助餐浪费别忘管好后厨 通过少量多次的方式来准备食物
-
2六成白领遭遇过职场PUA 关系落差忽视平等
-
32020年5月1日新规将实施 加大违法行为惩戒力度
-
4退役军人待遇最新政策目录清单 待遇政策越来越完善
-
5从走街串巷回收废品到进入社区分拣垃圾 走近垃圾分类指导员的日常
-
6韩国520所学校停课 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和聚会
-
7中国民航稳健恢复 8月国内航空客运共完成4535.1万人次
-
82020年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 增速较7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
-
9蘑菇街回应裁员 优化掉部分非强相关业务
-
10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在河北固安设置跨省城市航站楼 直线距离约1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