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优先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 鼓励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
发布日期: 2021-04-19 15:49:19 来源: 人民日报

湖南省省会长沙市是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南方城市,但季节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区域性缺水现象一直存在。近年来,长沙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积极参与国家节水行动,走出一条经济往上走、水耗向下降的特色之路。2020年,长沙市GDP总量比“十二五”末增长了4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较“十二五”末分别降低24%、35%,以占全省4.82%的水资源量,支撑了全省12.13%的人口和全省29.12%的地区生产总值。

狠抓农业、工业节水,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

农业是用水大户,提高用水效率势在必行。如今,长沙已完成小型灌区节水改造15万亩,实现2个大型灌区、2个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开展181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及2.7万口山塘清淤,多批次实施小农水重点县建设,2020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2015年的0.525提升至0.55。

建设节水型社会,工业应领跑。长沙把降低水资源消耗、保护环境作为产业调整升级的基本取向和基本原则,全面推进落后产能淘汰和污染企业退出,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升级。同时,长沙鼓励企业进行生产工艺节水改造,重点推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等节水技术和生产工艺。目前,已有213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每年节约用水7184万吨,减少废水及其他废液排放3564万吨。

坚持多措并举,鼓励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

在严格控制总量指标、严控新增取水许可审批的前提下,长沙想方设法开源节流,深入开展节水型城市建设。

加强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管理,把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目前,已有洋湖再生水厂等6家污水处理厂实现每日约62.5万吨尾水回用,用于城市绿化、道路清扫、河湖景观补水等。探索建设海绵城市,已累计建设雨水收集利用工程500余处,建成7万多立方米的雨水综合利用系统,2020年底,全国首宗“雨水交易”在长沙顺利成交。

城市节水涉及千家万户,长沙对不同类型用水实行差别水价,适当拉开高用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用水的差价,并在城区实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年用水量下降了20%。

为了杜绝水量在城市管网渗漏浪费,2014年起,长沙建立制水水厂、供水片区、大口径水表及DMA小区四级监控体系,通过数据采集分析,有效筛选漏损高发区域,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全面推行“一户一表、计量出户”,累计实施户改工程项目1002个,建设管道1.3万公里,安装水表70万只、阀门230万只。

注重制度引领,汇聚全民节水合力

节水优先,制度引领。2020年,长沙出台《国家节水行动长沙市实施方案》,通过总量强度双控、农业节水增效等六大重点任务,以及强化用水指标刚性约束、大力推进节水灌溉等18项具体举措,相继编制各类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全面开展节水工作。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覆盖生产、生活等领域,需要全市上下共同参与。如今,长沙正推进节水型机关、小区、学校、企业等节水载体建设,树立节水标杆,发挥节水示范作用,激发全社会节水意识。

长沙市政府第二办公楼进行节水机关改造,在楼层进、出水管加装53块智能计量器具,实现三级计量,用水计量率达到100%。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代表的节水型学校,通过“水电远程监控平台+地下管网检测”的组合,实现对全校公共区域水电用户24小时用能实时、远程监测。

长沙还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营造全民节水氛围,同时将节水纳入社会宣传、国民素质教育和中小学教育活动,鼓励社会各方积极参与节水活动,积极培育社会节水道德观念和节水文明行为习惯。

节水观念的普及,促进社会节水合力逐步形成,推动长沙节水型社会建设行稳致远。

数据来源:水利部宣传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