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努力打造垃圾分类样板城市 去年可回收物回收处理总量约309.8万吨
发布日期: 2021-05-29 22:53:55 来源: 广州日报

近年来,广州坚持全链条提升、全方位覆盖、全社会参与,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努力打造垃圾分类样板城市。

记者从广州市城管局了解到,在教育劝导、责令限改的基础上,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增强垃圾分类执法刚性,形成常态化执法格局。2020年,广州市共组织开展15次全市统一执法行动,并对物业小区实行全覆盖执法检查,共查处垃圾分类违规行为6.7万宗,行政处罚7623余宗。2021年1-4月,组织开展7次全市统一执法行动,整治垃圾分类违规行为3.8万宗,行政处罚7621宗,为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有力执法保障。

广州去年可回收物回收处理总量约309.8万吨

全市1630个社区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建成运行市、区、街(镇)、社区四级考核体系。改造提升1.73万个分类投放点,并创建首批500个具有宣传功能的星级投放点,为广大居民提供整洁便利的分类投放环境。加强“两网融合”,完善政策制度,修订《广州市低值可回收物目录》《广州市购买低值可回收物处理服务管理办法》,积极推进“两网融合”网点建设,探索建立了“互联网+垃圾分类”移动平台,2020年可回收物回收处理总量约309.8万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超38%。

积极推进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管理,市工业和信息局组织广州开发区通过国家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验收,其中20万吨固体废弃物一体化综合利用项目、20万吨废旧电子电器外壳塑料高值化利用项目获得国家财政资金支持 5000万元;市供销合作总社建成位于番禺会江村的广州市低值可回收物循环经济产业园,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年终综合处理量达18万吨。

广州还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建设,市城管局按照《广州市可回收物回收处理体系建设规划(2019-2025年)》,明确按照城区“每3000户一个”、农村“一村一点”、“一街(镇)一站”标准建设,到2025年在全市建成2938个便民回收点、172个中转站及10个分拣中心。截至2021年3月,市供销总社的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共1639个(另有板房125个、回收箱1131个)、中转站244个以及分拣中心18个。目前,广州市正在积极推进利用存量公房进行“两网融合”网点建设,“老六区”“两网融合”网点建设工作均已全面铺开,“外围五区”已初步完成建设需求和房源摸查。

精准施策,破解城中村垃圾分类难题

为便于居民厨余垃圾破袋投放,各区积极探索破袋方式,如白云区部分小区不断优化破袋工具,同时利用云村码和星级评定、站桶等方式进行有效监督;天河区探索向居民提供可降解垃圾袋,考虑到长期提供可降解垃圾袋的成本较高,现改为向居民提供厨余垃圾桶,同时在投放点配备清洗设施,倡导“提桶无袋投放”。厨余垃圾破袋投放有利于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经过持续不懈的宣传教育、政策引导、检查督导等方式,大部分居民都能自觉破袋投放厨余垃圾。目前市城管局正在大力开展投放点优化提升工作,按照“硬底遮雨、公示照明、洗手台、擦手纸、洗手液”等要素提升,进一步改善生活垃圾投放环境,为市民破袋投放提供设施保障。

为破解城中村垃圾分类难题,市城管局指导各区结合城中村特点,因地制宜探索推进城中村垃圾分类模式,如白云区率先出台实施《白云区城中村垃圾分类“栋长制”模式工作指引》,推行“栋长负责制、租户精准投、定时上门收”的分类模式,把楼栋作为最小的物业管理单位,压实“栋长(城中村出租屋物业管理者)”垃圾分类管理职责。天河区根据城中村实际设置投放点位,增加定时投放频次,减少误时投放点,构建“早晚高峰投、中间低谷投、流动穿梭投、个别误时投、商户上门收”的“党建引领、五网共治”城中村垃圾分类投放新模式。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贾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