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构建南药“产-学-研”链条 持续释放政策红利
发布日期: 2022-11-15 09:38:52 来源: 海南日报

海南构建南药“产-学-研”链条,持续释放政策红利,促产业发展壮大

草木生“金”南药见“效”


【资料图】

一棵“草”,能撬动多大产业?海南碧凯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碧凯药业)的答案,是以“亿元”为单位。

11月14日,碧凯药业海口药谷生产基地,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经过精洗、切片、烘干、莪术油提取等多道工序后,常年稳居妇科类中成药畅销榜前列的“明星产品”——保妇康栓,一盒接一盒新鲜出炉。

“它的主要原料是莪术,这是一味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功效的南药药材。”碧凯药业相关负责人徐扬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单单这一款产品,年均用药人次便超1600万,年产值达数亿元。

保妇康栓的“亿元身价”,来得并不算偶然。

“近几年,中成药、中药饮片的销售额持续攀升,甚至在药品零售市场规模整体下滑的情况下,依旧能逆势上涨。”海南鸿翔一心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武介绍,从市场需求来看,药食同源类中药材产品正有替代、超越保健品之势,这意味着中药产业的发展前景愈发广阔。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省第八次党代会也提出,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工程,建设南药研发生产基地,将海南打造成中医药走向世界的窗口。多重驱动下,拥有“天然药库”美誉的海南,该如何迎接南药产业发展的红利“窗口期”?

几天前,由省药监局牵头,来自省内多家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科研单位与行业协会的代表齐聚,就“如何推动南药传承创新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一场实地调研与座谈交流。

调研第一站来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从种苗繁育荫棚到-196℃超低温的液氮储存罐,在这里,能见到以各种形态保存的超万份南药种质资源。“就在今年7月,我们刚刚对外宣布摸清海南中药资源家底,发现近2500种药用植物。”在该所研究员刘洋洋看来,要想做好南药种质资源的“活态保护”,离不开一个关键词:产业化。

长在山间、含沙带土的南药药材,要想进入产业化生产线,标准制定是首要问题。

“今年以来,我们联合科研机构通过研发一系列中药材检验检测方法和质量标准,加快构建起海南南药标准体系。”省药监局药品注册与生产监督管理处(黎药监管处)处长李丽静介绍,截至目前,我省已组织制定138个地方药材标准,并发布一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为海南南药生产、流通和应用提供了法定依据和保障。

在这一系列标准“保驾护航”下,越来越多的南药实现从药材到“药财”的蜕变——裸花紫珠变成片剂、栓剂和胶囊,胆木变成浸膏糖浆、注射液,牛耳枫搭配辣蓼制成枫蓼肠胃康颗粒,这些来自海南的南药产品不少年产值过亿元,其中由海口市制药厂生产的枫蓼肠胃康占据该类药物在国内的逾半市场份额,保妇康栓更是走出国门远销中亚。

“这一过程,离不开南药‘产-学-研’全产业链的构建。”刘洋洋介绍,该所在突破沉香结香率低、结香周期长的技术瓶颈后,目前正与海南省中医院、海南国瑞堂中药制药有限公司等医疗机构、医药企业紧密联动,推动科研成果加速落地转化。

一组数据,可以窥见海南南药产业发展提速的铿锵步伐:2018年,海南中成药及中药饮片产值占全省医药总产值的9%;如今,这一占比已攀升至15%左右。

“优势有,成绩也有,但不容忽视的是,海南中医药产业仍存在缺乏深度开发、缺少人才、缺少资金投入与大型企业带动等客观问题。”在当天的座谈环节,省药监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宁直言不讳,摆出海南南药产业面临的种种问题症结。

问题引发共鸣,交流中也碰撞出不少“金点子”。

海南皇隆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益智认为,通过进一步深化完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可以有效吸引外省优质品种转移到海南落地投产。黄武建议,行业内可以OEM模式(一种代工生产方式)进行品牌共建,在流通环节依托连锁药店建立对外销售渠道,让南药快速形成品牌力。

思路越捋越清,件件桩桩列在省药监局相关处室负责人的笔记本上。“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我们将认真梳理、抓好落实。”朱宁表示,该局在今年9月出台21条药品领域助企纾困措施的基础上,将围绕南药产业再出台一批惠企举措。

政策红利持续加码,给海南南药产业再添“一把火”,也将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注入更多“南药贡献值”。

标签:

新闻资讯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