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13家央行加息展望:放宽如搭电梯 加息如爬楼梯
发布日期: 2021-09-21 18:01:36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中秋节假期后,本周迎来全球央行此起彼伏的货币政策决议,各式信号与讯息正待释放。

本周,至少有十三家央行准备重新审视各自的货币政策。美联储议息会议毫无疑问最为抓眼,鲍威尔此前已暗示今年晚间放缓债券购买步伐。挪威央行极有可能会抢先一步,有望成为刺激潮下首位加息的G10发达经济体。

新兴市场同样惹眼。市场料巴西央行延续8月步伐,再加息100个基点;匈牙利央行预计也将开启紧缩之旅,土耳其央行或会保持原有立场。

观点、措辞、通胀目标到实际行动,伙伴们加速分野。但基于政策制定者与经济学家的立场,一个全球央行性的共同议题是,面临风险权衡时,考量清单的头要位置到底是要将通胀情况亦或是经济增长置上。

它由此带来了进一步的问题,与通胀现状相比,通胀的预期不比前者次要,甚或更重要。

繁忙的央行决议周

Delta病毒持续蔓延阻碍全球经济增长之际,恰也是猜测各国央行缩减刺激措施的时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本周,至少13家来自亚洲、欧洲与美洲的中央银行,将发布新的货币政策决议。

“尽管世界各地的央行选择对货币政策持有截然不同的观点”,汇丰经济学家James Pomeroy写道,但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的这种分歧比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更明显。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三国中,几乎可以确定的是:

  • 随着经济表现强劲,挪威央行预计将于当地时间9月23日成为头家升息的G10的央行。

  • 瑞典央行料将演绎不同的剧情,维持零利率不改变。该央行此前已明确暗示,因通胀2%的目标多年来未曾实现,利率至少至2024年底都会维持在零水平,在缩减债券购买规模上,市场预计最早将在于明年显出征兆。

  • 瑞士央行预计也将维持目前全球最低利率-0.75%不变。

鉴于Delta变异病毒的蔓延情况与最新的经济发展现状,亚太区五家央行预计均不会改变其当前的宽松政策立场。

  • 日本CPI自去年10月来持续负增长,8月有望转正,但其央行仍在努力实现2%的通胀目标。

  • 印度央行行长Perry Warjiyo近期表示,由于通胀低于2%-4%的目标(8月通胀为1.6%),今年的剩余时间内都将采取持续的促进增长的措施。

  • 菲律宾央行此前也誓言要保持宽松的政策空间。

  • 印度尼西亚央行与澳大利亚央行预计也将保持政策立场不变。

此外,巴西央行目前已连续四次加息,总计325个基点,并未有效遏制通胀,市场由此押注此次将升息100个基点,致使关键利率升至6.25%。此外,南非央行与土耳其央行也可能选择保持立场。

挪威央行公布决议的同一天,英国央行也将召开政策会议。

  • 英国央行8月CPI同比涨幅意外飙升至3.2%,达9年来最高水平,远高于其2%的通胀目标,由此,行长贝利的发言于市场至关重要。

贝利此前透露,在8月是否存在加息的最低条件这个问题上,货币政策委员会的8位官员意见相当。然本次的亮点是,被视为鹰派的新任首席经济学家Huw Pill将参与投票。不过,彭博经济学家预测,面对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胀飙升,英国央行官员仍会取前者,坚持原有立场不变。

眼光回至美联储,万众期待,属实重磅。鲍威尔8月杰克逊霍尔留给市场一缕Taper期望,他承认,在就业最大化和平均2%的通胀目标取得“进一步实质性进展后”,会很快开始逐步退出刺激。“通胀目标已经实现,劳动力市场也在增长。”

然而,各项经济数据喜忧参半。美国劳工部9月3日数据显示,8月非农就业人口增加23.5万人,大幅不及市场预期的73.3万人,创2021年1月以来最小增幅。而市场此前预测,8月非农只需达到70万人以上,美联储便有可能认为就业已经“实质性的进一步进展”的条件。

此外,经季节因素调整后,8月CPI较去年同期上涨5.3%,较今年7月上涨0.3%,均低于6、7月的增幅。剔除能源与食品后的核心通胀率较去年同期攀升4%,较7月增长0.1%。而因Delta变异病毒传播抑制出行需求,8月机票价格较7月下降9.1%,二手车价格下跌1.5%。美国同期零售业数据远强于预期。

放宽如搭电梯,加息如爬楼梯

美联储的决定折射出全球央行面临的问题,即判断经济增长是否强劲到足以撤出刺激措施,以及通胀压力是否强劲到需收紧货币政策。可无论如何,于各国央行来说,放宽货币政策速度似如搭乘电梯,加息速度则像一步一步的爬楼梯。

另外,在其他央行的路线图里,美联储任何举措都将带有借鉴意义,但前者与同时也需应对后者的任何决议产生的溢出效应。

“欧洲和美国的经济活动指标已见顶,但通胀尚未见顶。” 瑞士百达财富管理资深欧洲经济学家高碧雅(Nadia Gharbi)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反映了多种因素,如能源价格上涨、疫情导致物价变化、临时供应短缺带来的成本压力、某些国家的特定因素(如德国去年取消增值税)等。“但我们预计,一些推动通胀的因素将在2022年年中逐渐减弱。然而,2020-2023年的上行通胀风险有所增加,主要是由于持续的供应短缺、物流成本上升和能源价格(电力、天然气)上涨,这部分是由于能源转型。”

德意志资管公司DWS首席投资官Stefan Kreuzkamp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指出,美联储的决定总是会影响欧央行的决定,因为前者不仅会影响全球资金流动,也会影响欧洲和美国间的资金流动,因此也会影响汇率。“但市场已经意识到欧央行和美联储加息和缩减购债规模的不同路径。因此除非市场改变预测,我们预计不会有任何影响,欧元兑美元在未来12个月将持平,收于1.20。”

在他看来,美联储将在今年12月或明年1月开始缩减购债规模。“预计到2022年底,目前每月1200亿美元的资产购买量将降至零。对于欧央行和美联储来说,我们谈论的是净数据。这意味着,到期债券的收益将用于再投资,这再次意味着,从这个角度看,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在2022年不会收缩。”

“事实上,欧央行的Taper会提前于美联储”,他说,尽管在最新货币政策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行长拉加德坚持放缓债券购买并不是Taper。但这就是欧央行从2021年10月开始就决定要做的,PEPP下的每月购债规模由800亿欧元减至600 – 700亿欧元。诚然,这只是一小步。欧央行将在12月会议中告诉市场它将如何继续其资产购买计划。

保德信固定收益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团队G10经济体首席经济学家Ellen Gask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预计美联储将跟随加拿大央行、澳大利亚央行和新西兰央行的脚步,在2021年第四季度开始缩减购债规模,欧央行或将落于美联储后。

“在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里,美联储和欧央行都宣布了新的货币政策框架,都倾向于更为温和的姿态”,Ellen Gask解释称,但新冠疫情冲击带来了叠加严重供应限制与不确定的独特挑战,因此,与主要由需求驱动的传统周期相比,货币政策的调整会更加困难。“如果欧央行在逐步减少其目前提供的宽松政策方面落后于美联储和其他央行,它将受益于观察全球状况的能力,与此同时,我们倾向于欧元走低,美元走高。”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同样认为美联储并不急于加息。“若美联储过早或过快收紧货币政策,市场会认为这是政策失误。反之,如果央行表现温和及克制,即投资者相信通胀容许在一段时间内维持在2%以上,这将引导市场计入加息周期最终来临的情景,令长期收益率上升及收益率曲线变陡。”

通胀预期很重要

通胀预期或是更为重要的政策调整参考。

如,欧洲央行9日年度报告中在上调经济增长前景同时也上调了通胀预期,预计2021年的平均通胀率将达到2.2%,2021年第四季度达到3.1%的峰值,2022年和2023年平均通胀率将分别降至1.7%和1.5%。ING报告认为,在欧洲央行眼里,没有什么比通胀预期更为重要。对持续无法触及通胀目标的担忧,将使得欧央行内部任何强硬的声音都不足以带来任何明显影响。

高碧雅强调,美联储和欧央行都认为通胀飙升是暂时的,尽管其最近承认物价压力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持久。“我们仍认为,即便通胀数据有意外上升的空间,两国央行将继续寻求温和(宽松)政策。”

此外,在她看来,私人和政府债务的高水平,几乎没有给央行真正“收紧”政策的回旋空间。因此,加息仍是一个遥远的前景,预计美联储将在2023年首次加息,欧洲央行也将在2025年加息。

Stefan Kreuzkamp预计通胀将在今年见顶,并在2022年下降。“对美国来说,这意味着从2021年的3.0%下降到2022年的2.5%,对欧元区来说,从2.1%下降至1.6%。”

“显然,通胀预测对市场非常重要”,Stefan Kreuzkamp解释,因为市场目前的高估值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低收益率。这就是为什么即使通胀率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2%以上,各国央行也不会急于加息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在他们更加重视其他任务的时候,如美联储关注就业数据,而欧央行越来越关注可持续性。因此,我们预计欧央行和美联储在未来12个月内都不会加息。

Ellen Gask认为,最近几个季度,全球前景的主要转变是在通胀方面。“事实证明,一些地区(尤其是美国)通胀比年初预期的更高、更持久、更广泛。然而,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太可能是当前这轮意外通胀的主要驱动因素。关键的是,在本轮经济周期中,宽松的金融环境伴随着规模空前的财政刺激,而所有这些刺激措施都是在供应瓶颈出人意料地长期存在的情况下实施的。”

尽管如此,Ellen Gask声称,过去一年半以来家庭储蓄与财富的积累,将会支撑消费支出至少持续至明年。在这种情况下,解决生产和分销瓶颈将是明年缓解通胀压力的关键。“调查和基于市场的通胀预期仍表明,更高的通胀预期也仅为暂时。不过,若供应链瓶颈持续存在,通胀预期可能会改变,导致价格和工资压力自我实现螺旋式上升。”

在通胀预期是否较通胀现行数据更为重要的这一问题上,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此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该论调部分正确。“在分析通胀时,要看具体是何种因素导致通胀上升,如二手车的价格上升在很大程度上推动通胀上升,所以前者被视为暂时性因素。最重要的是认清影响通胀趋势因素的性质,若是暂时性因素便不会影响到货币政策的立场。”

但他同时也指出,虽目前相对较高的通胀水平仍为暂时,却可能会带来对经济将出现滞胀的担忧。

瑞银CIO预计美国核心PCE通胀同比增长在明年末维持在1.5%左右,年化每月物价涨幅轻微走高。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新闻资讯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