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富豪家族办公室践行ESG投资:看重品牌声誉效应 担心回报“差强人意”
发布日期: 2021-10-14 11:33:5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是否将ESG纳入家族办公室投资决策,正令不少亚洲富豪难以抉择。

“相比众多欧美富豪家族办公室早早将ESG融入资产配置决策,亚洲富豪对此的接受度似乎慢了一步。”一位亚洲富豪家族办公室负责人赵强(化名)向记者直言。

究其原因,不少亚洲富豪认为ESG投资更像是公益性投资,未必能创造可观的投资回报。

“所幸的是,这种局面正在改变。”海投全球创始人兼CEO王金龙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环保科技领域众多上市公司股价持续上涨,不少亚洲富豪与资管机构看到ESG投资正带来丰厚投资回报,对将ESG纳入家族办公室投资决策的兴趣有所提升。

王金龙直言,一旦ESG纳入家族办公室或资管机构投资决策,整个投资组合或许会发生巨大改变。

以往,亚洲富豪会要求家族办公室禁止投资破坏环境的企业,作为践行ESG与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一旦ESG理念纳入投资决策,家族办公室或将大幅增加对环保新技术的投资。但与此相应的是,环保新技术存在着不小的投资风险,可能会对家族办公室整体回报构成负面冲击。

近期,法国巴黎银行发布调研报告指出,新技术较高的“风险成本”,正成为众多亚太地区资管机构将ESG纳入投资决策的一大障碍。究其原因,众多看似前景广阔的低碳环保前沿技术——碳捕集、储能、新能源电池技术等要么因技术迭代被淘汰,要么无法实现商业化运营,最终只能“昙花一现”,反而给ESG策略带来不小的投资踩雷风险。

亚洲富豪们的“顾虑”

“相比欧美富豪家族办公室将ESG投资作为践行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方式,驱动亚洲富豪将ESG纳入家族办公室投资决策的最大动力,是品牌与声誉的考量。”一位亚洲富豪家族办公室资产配置部主管直言。具体而言,一方面亚洲富豪认为家族办公室践行ESG投资理念,是教育下一代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有效方式,另一方面他们相信家族办公室积极践行ESG投资理念,也对提升家族企业品牌形象有着不小的推动作用。

前述主管介绍,通过与多位亚洲富豪的沟通,他发现这些富豪对此心存诸多顾虑,一是担心投资组合的ESG信息披露质量不够高,一旦发现家族办公室投资组合存在“漂绿”行为,反而会导致自身声誉受损;二是担心环保领域前沿技术存在较大投资风险,一不小心会拖累家族办公室财富缩水,影响未来的财富传承安排。

这位亚洲富豪家族办公室资产配置部主管介绍,此前不少ESG投资机构向亚洲富豪标榜,ESG策略能在市场下跌时具有避风港效应,在市场上涨时更受资本追捧,呈现更高回报率。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投资实践,这些ESG投资策略的实际回报均低于非ESG策略,令亚洲富豪感到“上当”。

记者获悉,这也是众多亚洲富豪将ESG投资与公益性投资划上“等号”的一大重要原因。

在王金龙看来,这背后,是不少ESG投资机构尚未找到增厚ESG投资回报的有效办法——比如ESG投资组合里的不少环保企业可以通过在碳交易市场转让碳排放权获取额外的回报,但ESG投资机构对这项操作不够熟悉。“所幸的是,近期不少重仓新能源汽车、环保清洁能源技术股票的ESG策略实现可观的投资回报,驱动富豪们要求家族办公室在大类资产配置优化过程主动增加ESG因子。”

家族办公室的“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说服亚洲富豪将ESG融入家族办公室核心投资决策,不少家族办公室管理人也各显神通。

赵强向记者透露,近期他专门收集了全球大型养老基金的ESG投资逻辑与投资成绩,以证明ESG投资策略若能得到长期贯彻,是可以创造较高的稳健回报与较低的净值波动性。

此外,他还建议亚洲富豪采取分步走策略落实ESG投资,先开展泛ESG投资,即允许投资组合先满足ESG理念(环境、社会、治理)的一、两项,再择机落实纯ESG投资,要求投资组合必须满足ESG理念的全部三项要求。

赵强承认,无论自己费尽口舌,业绩才是“硬道理”——只有ESG策略创造足够高的回报,才能令亚洲富豪欣然同意将ESG纳入家族办公室的核心投资决策。

王金龙向记者坦言,为了提升ESG策略投资回报率,目前不少亚洲富豪办公室与资管机构下了不少功夫,一是借鉴欧美家族办公室的ESG股票配置策略,采取特有的“四柱方法”(治理、产品和服务、人力资本管理和环境)评估投资组合在ESG方面的表现,以实现财务优先(获取可观回报)、整合ESG的理念;二是重点聚焦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且技术商业化与盈利能力较强的环保科技产业进行投资,以降低投资风险创造更高回报。

“只有让ESG变成一项兼顾盈利与社会责任的投资策略,才能让越来越多亚洲富豪打消将ESG纳入家族办公室核心投资决策的诸多顾虑。”王金龙直言。

瑞银发布的《全球家族办公室报告2021》显示,展望未来五年,家族办公室有望继续加大可持续投资组合的配置,将ESG因素的策略融入整体投资组合,并将比重增至24%。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新闻资讯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