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实时:极端天气频繁令各国更注重能源和粮食安全
发布日期: 2022-09-05 07:45:02 来源: 中国基金报


【资料图】

叶忻

今年夏天,全球频发极端高温天气,欧洲、北美、北非和中国同时遭受迫近纪录甚至是破纪录的热旱影响。

截至8月底,国内高温天气已持续逾70天,为1961年以来最为严重的旱情;长江中下游流域8月气温比往年高4-6度;南北方降雨量出现“倒挂”,长江流域主要城市降水量比往年同期减少50%-80%,而黄河中游区域降水量比往年高出一倍左右。

如此极端天气对全球的能源供给、经济增长、农业生产以及政策制定造成显著影响。

短期看,高温天气可能拖累经济增长并推升通胀。持续干旱导致供给端水力发电量骤减,高温带来需求端居民用电大幅攀升,部分区域电力供需失衡。川皖浙苏等地局部限电,可能拖累8月工业增加值0.8个点。区域性高温干旱的持续不利于秋粮产量的形成,也增加生猪养殖难度,粮食和果蔬价格的上涨叠加生猪价格上行可能继续推升三季度CPI。

中期看,本轮气候异常状况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更多地区正在遭遇极端的复合事件。紊乱和异常的大气环流,在夏季造成热旱后,还可能在冬季造成极寒。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预测,今年冬季出现拉尼娜现象的可能性超过60%。夏季丰水期不但是水力发电的高峰期,也是江河补水的过程,夏季干旱还可能进一步影响秋冬季的发电能力。这一系列的因素将加剧欧洲经济衰退的风险。

从更长的维度看,各国政策制定中将更加重视粮食和能源安全。过去几年欧洲多国激进地推进碳中和目标,受能源供应紧张影响,今年均选择放松对化石能源的使用限制,越来越多国家重启火电,暂时搁置或延后碳中和目标。电力系统的脆弱性在极端气候下暴露,促使各国反思如何在新能源与传统能源间取得平衡。

综上所述,今年的极端天气,在短期可能影响工业增加值,推升猪价和粮食价格,推高三季度的通胀水平;秋冬季大概率发生的严寒又会加剧全球能源危机,并加剧欧洲等地区衰退风险。长期而言,各国将会更加注重能源和粮食安全,并在传统能源和碳中和目标间取得均衡。

(作者系农银汇理基金公司基金经理) (CIS)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标签: 粮食安全

新闻资讯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