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深推进“放管服” 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
发布日期: 2021-12-20 17:26:32 来源: 安徽日报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是重要支撑。回望2021年,安徽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市场主体活力持续释放。今年前三季度,我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82.6万户,同比增长10.86%。其中,企业29万户,同比增长14.23%。截至9月底,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约639万户,同比增长12.9%,新登记市场主体数量和市场主体总量创历史新高。

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放”出活力

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

过去一年,一项项改革举措持续推进。全省推开深化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试点;全面实行市场主体住所 (经营场所)“负面清单+自主承诺”登记制度改革;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提速;简易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实行“清单制+告知承诺制”审批等。

减事项、减资料、减证明、减审批……通过梳理清理审批事项、简化流程、压缩时限,简政放权让市场主体享受到更贴心的服务:“7×24小时”自主办照系统,营业执照可“一键”到手;使用“掌上政务服务”App,享受企业登记“一站式”服务;“面对面预先核准”升级为“键对键自主申报”,企业足不出户即可自主 “起名”等。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是以政府“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

破解市场主体 “办照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问题,从今年3月1日起,我省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对532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4种方式,分类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在安徽自贸试验区试点开展“一业一证”改革。

税务部门持续推进减审批、减事项、减资料、减证明“四减”行动。全省税务行政审批事项由2015年的87项减少至目前的6项。特别是2020年疫情期间,省税务部门大力推行“容缺办”模式,简化延期申报和延期缴纳税款审批流程,平均办理时间分别压缩至1.86天和3.76天,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新修订的《安徽省省级政府权责清单目录》《安徽省省级公共服务清单目录》《安徽省省级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目录》(2021年本)中,省级权责事项由初建清单时1712项精简至905项。减少规范中介服务,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精简各类政务服务事项申请材料,取消幅度超60%,有效解决“奇葩证明”“循环证明”等老大难问题。

市场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载体。以简政放权改革为突破口,我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改革步伐不曾停下。把市场准入作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的首要环节,破除市场准入隐性壁垒,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了市场主体满意度。持续进行政务服务改革,以服务人和市场主体的全生命周期为切入点,用工业互联网思维改造优化政府工作流程,提高了政府服务效率和透明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新活力。

监管“刚柔并济”,放管结合“管”出公平

政府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也是市场公平的维护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以公正监管保障公平竞争。

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打击传销“皖剑行动”……一年来,多个专项行动紧锣密鼓地展开,严厉整治市场乱象、净化市场风气,捍卫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放活”与“管好”并重,在释放市场主体活力的同时,全面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我省着力构建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包容审慎监管相结合的新型监管机制。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实施信用风险分类差异化抽查任务9693批次,占抽查任务总数66.1%,超过省政府明确的目标任务,在长三角地区达到先进水平。

不断持续提升“互联网+监管”水平,提升监管效能。安徽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互联网+监管”风险预警信息处置办法》,强化风险预警处置,全省市场监管系统累计办结风险预警信息1495件。

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公正法治的市场环境,不是一味地“管”,还要学会包容。行政执法的价值绝非“为罚而罚”,而是要达到预防违法的实际效果。

去年以来,《关于在全省交通运输领域推行轻微违法行为免予行政处罚清单和告知承诺制的通知》《生态环境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罚清单》《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市场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清单》《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清单》等多份免罚清单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实施,对于一些轻微违法实行“柔性”执法,推行免罚制度,为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新业态、创新型企业在发展初期提供宽容制度环境,提升了执法效能和社会效果,进一步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无规矩不成方圆。缺乏监管的市场,无从谈发展;市场环境公正有序,经营主体才能健康发展。政府做好市场秩序的 “捍卫者”,坚持打击违法和保护合法有机结合,持续完善监管方式和手段,对取消和下放事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行重点领域全覆盖监管,完善新业态包容审慎监管,管出公平、管出秩序、管出活力。

提供精准帮扶,优化服务“服”出效率

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解决好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是提振市场主体信心的关键。

针对企业融资难,我省推进 “税融通”“信用贷”“技术改造贷”“设备资产购置贷”等,大力开展续贷过桥、无还本续贷等,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截至9月底,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0459.3亿元,突破2万亿关口。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开展“十行千亿万企”中小企业融资专项行动,与省内10余家银行开展战略合作,安排3600亿元专项信贷资金,推动小微企业贷款“增量、扩面、提质、降本”。

破解企业用工难,合肥市率先试点“共享用工”新模式,积极推进灵活用工,推动企业之间开展共享用工,帮助有需求的企业精准、高效匹配人力资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面向市场主体实施新的减税降费,帮助他们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恢复发展。

近年来,我省各级税务部门组建专门的服务团队,“点对点”主动告知,“一对一”精准辅导,确保税费优惠政策落细落实。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累计新增减税降费258亿元。支持科技创新,2021年我省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用税收优惠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着力推动企业以创新引领发展。

服务不分大小事,但要想企业之所想,解企业之所难,务求实效,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近年来,我省创新开展“四送一服”活动,面向全省企业送新发展理念、送支持政策、送创新项目、送生产要素;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对招引大项目做到主动对接、提前跟进,为市场主体提供精准帮扶。

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对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在“十四五”时期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具有重大意义。 “放”出活力、“管”出公平、“服”出效率,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行顶格服务企业机制,对企业做到“好时不扰、难时出手”,打造让市场主体感到舒服的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记者 彭园园)

新闻资讯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