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胡中民:为生态环境精准“画像”
发布日期: 2022-03-21 08:46:05 来源: 海南日报

在笔记本上详细列出近期待办事项,每执行一项就划掉一项。海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胡中民用多年养成的习惯,确保自己既不落下每一件工作,又能把有限的时间利用到极致。

为何要争分夺秒?记者日前采访胡中民时了解到,入职海南大学以来,他身上的担子就越来越重——

在教学上,担任9个研究生的导师,每周还要往返海口、儋州两地给本科生上课;在科研上,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并牵头负责或深度参与海南大学生态系统功能监测与评估团队、海南大学生态学学科、海南大学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等建设工作……桩桩件件,无不费心费力。

“海南留给大多数人的印象,是生态环境优良、生活节奏较慢,所以当我决定要来海南时,有人调侃:‘你是要去养老吧?’其实,我心里清楚我来海南是为了什么。”胡中民说。

他认真研究过海南自贸港政策,为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设立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等战略部署感到振奋:“这与我的研究方向十分契合,相信我在海南一定有广阔平台、有用武之地。”

如胡中民所言,他被引进海南大学不久,国家发改委就提出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海南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动态监测。而胡中民在过去多年的科研工作中,正是通过遥感观测等多种技术手段,来揭示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影响。由他来具体执行这一项目再合适不过。

拿出最大诚意支持人才干事创业,海南大学不仅按照省里和学校的人才政策,为胡中民落实了薪资、住房、家属随迁等待遇,还赋予了他在实验室建设、科研团队组建方面的最大自主权。如今,胡中民团队的实验室已经开工装修,第一批入列的6名博士全由他从校外招聘而来。

但要为海南生态环境精准“画像”,这一重任非生态学科可以一力承担,而是要动员和统筹海南大学乃至校外的多股力量。胡中民初来乍到,怎么把大家拧成一股绳?

“这确实非常考验一个人的工作方法和人格魅力。”海南大学生态系统功能监测与评估团队成员杨国姣说,尽管这是一项基础研究工作,科研成果难以转换成真金白银,但胡中民还是一头扎了进去,在不耽误其他工作的前提下,挤出时间亲力亲为,确保每一项环节的工作都能有序推进。

参与这一项目的许多人印象深刻,收到第一稿基础调研报告的反馈时,大家是打心底里钦佩这位“新人”——他逐字逐句地将300多页的报告改了又改,连一个数据、一个错字都不放过。再一看他,刚来海南时满头黑发,几个月时间竟白了许多。“单是这股不计得失,干一件就要成一件的劲儿,就能带动大家齐心协力地把每个细节做到最好。”杨国姣说。

胡中民的认真劲儿,记者亦有目睹。在他电脑上的研究生论文,修改痕迹密密麻麻,不同颜色的标注代表已被改过不止一轮。问他这么严谨累不累,他只说:“做科研,不就该这样?更何况,小到海南大学生态学科发展,大至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靠的就是这一帮正在成长的年轻人。”

入职海南大学还不满一年,胡中民的妻子和两个孩子已经全部随迁海南。这意味着,他下了最大的决心,要真正成为一个“新海南人”。

说起目前的待遇和工作内容,胡中民直言能够感受到海南招才引智的诚意,若一定要再提些要求,就是希望有关部门能支持海南大学加强建设一流的野外平台,“平台搭建好了,人才才能施展身手,我也好为海南请来更多有志青年。”

标签:

新闻资讯
精彩推送